Search a title or topic

Over 20 million podcasts, powered by 

Player FM logo
Artwork

Content provided by 2CR.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2CR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odcastplayer.com/legal.
Player FM - Podcast App
Go offline with the Player FM app!

《專訪Ponder Entertainment 創辦人曾穎詩》—— 從香港電影節到串流平台,讓港片在澳洲延續生命

33:05
 
Share
 

Manage episode 518101889 series 3294681
Content provided by 2CR.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2CR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odcastplayer.com/legal.

一群在澳洲的港人默默守護著屬於港產片的那份情懷。由導演出身的曾穎詩創立的 Ponder Entertainment,正是這股力量的代表。從策辦「香港電影節澳洲站」到推出全新串流平台,曾穎詩致力讓港片在南半球延續生命、觸及更多觀眾。

兩屆電影節反響熱烈 觀眾支持成最大動力

曾穎詩曾執導香港經典劇《愛·回家》,對影視製作早有深厚經驗。她在訪問中回顧,第二屆「香港電影節澳洲站」反響理想,無論是《爸爸》、《四鏡》還是短片單元,都獲觀眾一致好評。「好多觀眾睇完短片之後問我,仲有冇機會再睇?其實好感動,證明大家真係想支持香港作品。」她笑言,活動結束後最大的感覺不是成就,而是「終於可以瞓覺」,因為籌備過程長達半年,精神壓力極大。

電影節的意義與挑戰:「敵不過個盒」

談到是否會舉辦下一屆電影節,曾穎詩坦言仍在思考。她指出,現時最大挑戰是「敵不過個盒」——也就是各類機頂盒與串流平台的普及。「當一套戲上咗線,觀眾就唔一定會入戲院睇,票房自然受影響。」

她分析,香港電影產量減少,加上澳洲近年同時出現兩個香港電影節,片源重疊令選片更困難。「其實去年香港全年上映得三十幾套戲,但我哋喺澳洲放映咗十七套,已經接近一半。」

儘管如此,觀眾的情感支持仍是推動她前行的最大動力。「有啲觀眾會話,為咗支持香港活動,願意等半年睇。呢份心意真係好珍貴。」但她亦坦言,當票房接近收支平衡時,反而會問自己:「仲有冇意義繼續搞?」

觀眾需求啟發新方向 創立串流平台延續港片生命

正是這份反思,啟發了她開拓新方向。Ponder Entertainment 與 Spider Web Entertainment 近日共同推出全新串流平台,觀眾只需每月三澳元即可註冊成為會員,在家輕鬆欣賞多部香港及亞洲電影。

「其實好多觀眾都有反映,屋企有小朋友,假日難得閒,希望有個平台可以喺屋企睇戲。」曾穎詩表示,這個構想早在幾年前已萌生,如今公司累積了一定片單,加上技術與安全機制成熟,終於在今年 11 月正式上線。

平台除提供會員免費影片外,也有部分付費內容,如加一澳元即可觀看《年少日記》等熱門作品。「雖然三蚊收費真係唔多,但希望觀眾明白,我哋係正版平台,要保障創作者,支持正版,維持呢個生態。」她笑言,甚至有觀眾寫信鼓勵加價,「怕我哋三蚊太平會蝕本!」

打造「屬於香港人的串流空間」

新平台除了播放長片,未來還將收錄「香港人拍的短片」,讓更多獨立創作者有發表空間。「去年電影節有觀眾話短片好睇得,問邊度可以再睇到,咁我就諗,不如擺上串流平台,等佢哋嘅作品有更長壽命。」

曾穎詩亦透露,團隊正洽談引入台灣及泰國等亞洲地區影片,希望逐步擴展片源,建立具亞洲特色的內容庫。「唔係要做 Netflix 嗰種規模,而係要有屬於香港人嘅角度。」

面對主流平台冷待 「唔等人,自己做」

對於 Netflix、Disney+、SBS on Demand 等主流平台不願購買香港電影版權,她語帶無奈:「我推過《年少日記》等片畀佢哋,都唔要。反而啲李小龍、成龍舊片仲有得上。佢哋覺得武打先最容易吸引大眾,呢個就係刻板印象。」

曾穎詩坦言,正因如此,才更堅定建立自家平台的決心。「與其等人哋畀機會,不如自己做出條路。唔係冇試過推,但如果唔有人願意聽,就唯有自己嚟。」

仍珍惜戲院觀影體驗:「唔同感覺,唔會放棄」

雖然投身串流平台,她仍深信戲院觀影有無可取代的魔力。「戲院有大銀幕、有音效,感覺同屋企完全唔一樣。包場放映我都會繼續搞,只係唔再同『個盒』競賽咁辛苦。」

對於未來,她希望更多觀眾能支持這份屬於香港文化的堅持:「希望大家都同我一樣,喺澳洲都會掛住聽廣東話、睇香港戲。三蚊一個月,真係抵到爛!」

  continue reading

303 episodes

Artwork
iconShare
 
Manage episode 518101889 series 3294681
Content provided by 2CR.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2CR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odcastplayer.com/legal.

一群在澳洲的港人默默守護著屬於港產片的那份情懷。由導演出身的曾穎詩創立的 Ponder Entertainment,正是這股力量的代表。從策辦「香港電影節澳洲站」到推出全新串流平台,曾穎詩致力讓港片在南半球延續生命、觸及更多觀眾。

兩屆電影節反響熱烈 觀眾支持成最大動力

曾穎詩曾執導香港經典劇《愛·回家》,對影視製作早有深厚經驗。她在訪問中回顧,第二屆「香港電影節澳洲站」反響理想,無論是《爸爸》、《四鏡》還是短片單元,都獲觀眾一致好評。「好多觀眾睇完短片之後問我,仲有冇機會再睇?其實好感動,證明大家真係想支持香港作品。」她笑言,活動結束後最大的感覺不是成就,而是「終於可以瞓覺」,因為籌備過程長達半年,精神壓力極大。

電影節的意義與挑戰:「敵不過個盒」

談到是否會舉辦下一屆電影節,曾穎詩坦言仍在思考。她指出,現時最大挑戰是「敵不過個盒」——也就是各類機頂盒與串流平台的普及。「當一套戲上咗線,觀眾就唔一定會入戲院睇,票房自然受影響。」

她分析,香港電影產量減少,加上澳洲近年同時出現兩個香港電影節,片源重疊令選片更困難。「其實去年香港全年上映得三十幾套戲,但我哋喺澳洲放映咗十七套,已經接近一半。」

儘管如此,觀眾的情感支持仍是推動她前行的最大動力。「有啲觀眾會話,為咗支持香港活動,願意等半年睇。呢份心意真係好珍貴。」但她亦坦言,當票房接近收支平衡時,反而會問自己:「仲有冇意義繼續搞?」

觀眾需求啟發新方向 創立串流平台延續港片生命

正是這份反思,啟發了她開拓新方向。Ponder Entertainment 與 Spider Web Entertainment 近日共同推出全新串流平台,觀眾只需每月三澳元即可註冊成為會員,在家輕鬆欣賞多部香港及亞洲電影。

「其實好多觀眾都有反映,屋企有小朋友,假日難得閒,希望有個平台可以喺屋企睇戲。」曾穎詩表示,這個構想早在幾年前已萌生,如今公司累積了一定片單,加上技術與安全機制成熟,終於在今年 11 月正式上線。

平台除提供會員免費影片外,也有部分付費內容,如加一澳元即可觀看《年少日記》等熱門作品。「雖然三蚊收費真係唔多,但希望觀眾明白,我哋係正版平台,要保障創作者,支持正版,維持呢個生態。」她笑言,甚至有觀眾寫信鼓勵加價,「怕我哋三蚊太平會蝕本!」

打造「屬於香港人的串流空間」

新平台除了播放長片,未來還將收錄「香港人拍的短片」,讓更多獨立創作者有發表空間。「去年電影節有觀眾話短片好睇得,問邊度可以再睇到,咁我就諗,不如擺上串流平台,等佢哋嘅作品有更長壽命。」

曾穎詩亦透露,團隊正洽談引入台灣及泰國等亞洲地區影片,希望逐步擴展片源,建立具亞洲特色的內容庫。「唔係要做 Netflix 嗰種規模,而係要有屬於香港人嘅角度。」

面對主流平台冷待 「唔等人,自己做」

對於 Netflix、Disney+、SBS on Demand 等主流平台不願購買香港電影版權,她語帶無奈:「我推過《年少日記》等片畀佢哋,都唔要。反而啲李小龍、成龍舊片仲有得上。佢哋覺得武打先最容易吸引大眾,呢個就係刻板印象。」

曾穎詩坦言,正因如此,才更堅定建立自家平台的決心。「與其等人哋畀機會,不如自己做出條路。唔係冇試過推,但如果唔有人願意聽,就唯有自己嚟。」

仍珍惜戲院觀影體驗:「唔同感覺,唔會放棄」

雖然投身串流平台,她仍深信戲院觀影有無可取代的魔力。「戲院有大銀幕、有音效,感覺同屋企完全唔一樣。包場放映我都會繼續搞,只係唔再同『個盒』競賽咁辛苦。」

對於未來,她希望更多觀眾能支持這份屬於香港文化的堅持:「希望大家都同我一樣,喺澳洲都會掛住聽廣東話、睇香港戲。三蚊一個月,真係抵到爛!」

  continue reading

303 episodes

All episodes

×
 
Loading …

Welcome to Player FM!

Player FM is scanning the web for high-quality podcasts for you to enjoy right now. It's the best podcast app and works on Android, iPhone, and the web. Signup to sync subscriptions across devices.

 

Copyright 2025 | Privacy Policy | Terms of Service | | Copyright
Listen to this show while you explore
Play